千百年來,做好生意的本質從不曾改變:每一次成交都能給雙方創造效率和愉悅;效率指成交所花的“時間及價格”;愉悅指買單前后的綜合感受;凡是能把兩個維度妥善解決的,生意持續增長的可能性必然大大提升……
JACK MA的阿里系平臺電商2015財年傳說交易總額高達3W億,約占2015中國社零總額的10%,這個數據標志著中國商貿業真正迎來了一個時代:技術驅動的創新,并創造奇跡的時代。縱觀阿里等電商業者的一路狂飆,剝離互聯網技術這個基礎,其生意邏輯為仍然不曾改變。
但我們必須看到,當前中國社會經濟已經步入以“互聯網技術”為驅動的新商業時代,新技術對時代經濟及時代文明帶來的革新不可阻擋。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給全人類福祉帶來巨大變化不是起義、不是革命、不是文藝復興、不是政治領袖,而是重大的科技發明。
人類的知識之所以能夠普及,是因為印刷及造紙技術的發明;人類之所以能夠拓展自已的活動半徑是因為機器動力(蒸汽機、內然機、電磁動力)的發明;所有知識、資訊之所以能夠在分秒間傳遞到地球的任何角落,是因為互聯網及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
每一次技術創新,都會加速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當然也會對當時經濟格局甚至政治思考帶來沖擊,就像汽車、火車發明之于馬車,而留給馬車的唯一選擇就是要么變革投身到新動力時代中去,要么被大眾、被時代淘汰,成為小眾人群的玩物。
當然,互聯網時代的實體零售業與汽車時代的馬車命運肯定有所不同,一方面實體零售業對于人類社會而言的確有其持續存在并繼續發展的價值,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實體零售業早就開始利于互聯信息技術進行行業革新與再造,保持與時代同步。
零售業如何同步時代?
1、24H在線。
與時代消費者同步,消費者在哪里,零售業者們就應當出現在哪里?比如說無時不在的移動互聯;保持365D-24H的移動在線與服務響應這就是零售業同步時代消費者的最重要舉措。
當手機上網人群數量已要超過PC,當信息檢索已經大部份向手機轉移時,忽略移動互聯的商業價值基本就等于被時代拋棄。
2、把打醬油發展成送醬油。
與信息技術發展同步,充分利于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物聯網技術,做到消費行為的可分析、可追蹤、可預測,把銷售準備提前到顧客消費需求產生的前3天。比如說消費者家里的醬油快用完了,消費需求預警提醒已經發出,零售商則提前備貨,且貨已經在消費者半徑1KM范圍了,消費訂單生成,那瓶醬油10分鐘之內即可呈送到家。
3、共享數據,讓信息自動流轉。
與生產供應商共享數據,貨架、倉儲信息實時傳輸,供應商可以以銷定產,然后實進配送。
4、與消費者一起創造。
從B2C到C2B,和消費者一起共同改進、創新研發出與時俱進的獨特商品,甚至通過模塊化的柔性生產線提供小眾細分商品,把長尾效應發揮到極致,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定制的尊崇感。
5、消費過程的透明化。
同步物聯網技術,讓每一件商品的可追溯、可追蹤、可預警,消費者了解商品生產的全過程,消費者可理解商品的全部價值及正確使用方法,消費者使用商品的數據也可收集與分析。
零售業如何把本份做到更好?
1、做出最棒的場景感。
觸手可及的真實及鮮活的真實體驗,讓每一次實體購物身心愉悅,這或許就是無論電商強大到程度,實體零售業依然可以生意盎然的原動力。
2、做優雅的生活美學顧問。
銷售現場除了商品及價簽,更重要的是與顧客生活相關聯,把各類生活場景以感性的方式美麗呈現,讓銷售產生于對生活品質、品味的詮釋。相信消費者是缺少理性的,多半會為一時的良好感覺買單(當然,超過常人購買力的商品或定價除外)
3、做貼心好鄰居,而不只是一個賣商品的空間。
把用心服務深入的商業空間或消費過程的各部份,把無需顧客買單的事情做得更好。從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之外動腦筋,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增值服務,讓顧客享受被充分關愛與照顧的感覺,從而創造一定程度的情感依戀或同類別中的“首位效應”(成為同類別中的第1名)。比如說重慶江北嘴江財信廣場為創領業界之先為消費者提供自行車、吊床、野營墊、雨傘、汽車充氣泵等物品的免費借用,寵物免費寄存服務,還面向個人提供大屏求婚、大屏親子生日party、大屏征婚免費服務,而迪卡儂則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乒乓球桌、康體健身器具……消費者在這樣的商業空間往往會產生些許小溫暖,小感動。
4、把消費者的花錢風險降低到零,甚至鼓勵一些消費者來占便宜。
用心做好本份事的基礎上,以近乎虔誠的心境緊盯科技創新給社會帶來的變革,同步技術發展潮流,始終與時俱進,而不怨天尤人;決不把將行業發展的挫折歸咎于新勢力崛起,多檢討曾經的賺錢模式是否正在成為未來成功的絆腳石,與其被革命,不如自己主動投身革新的洪流中找方向。
簡單講,當下的零售業,或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從經營商品升級到經營數據、經營生活品味、經營有趣體驗,經營消費者的全時段、全周期價值;絕不做技術時代的局外人。
(謝尚偉2016年4月4日晚于重慶華潤二十四城,分享推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