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羅湖區人民南商圈介紹
(一)、位置
人民南商圈,以人民南路為主軸,北起深南東路,南達羅湖口岸,東到東門南路,西至和平路,是深圳知名的核心商業區。街區內高樓林立,購物環境幽雅舒適,在不到1.5公里的寸金之地,云集著深圳數家五星級賓館、數十間豪華娛樂場所,并佇立著眾多的高尚辦公樓宇。
人民南商圈示意圖
(二)、發展歷史
人民南商圈的發展伴隨深圳經濟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時期,每一時期均有其各自的特點,具體如下:
1、80年代末(改革開發初期)人民南依托羅湖口岸優勢成為深圳早期旅游購物中心
改革開發初期,人民南是深圳重點建設的區域,區域早期建成的深圳國貿大廈是深圳改革開發初期建設成就的象征,人民南區域成為深圳重要的景點。同時人民南依托臨近羅湖口岸的區位優勢,在當時商品缺乏的情況下,成為香港非正規渠道進入深圳商品的集散地,人民南商圈也成為深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則主要購物消費地點。這一階段人民南商圈逐漸形成國貿商場和深圳國際商場兩家旗艦店。
2、90年代初期,深圳國貿大廈的標志性地位減弱,旅游消費逐漸衰退,東門商圈的興起使人民南商圈逐漸老化
90年代,人民南區域經過多年的發展,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已相當有限,羅湖區開發建設的重點向蔡屋圍、翠竹北、布心、新秀等區域轉移,同時國貿大廈作為深圳地標性建筑被新建成的地王大廈所取代,區域已經不再是深圳旅游熱點區域,人民南商圈的旅游人流大幅度減少。隨著深圳商品的進一步豐富,東門商圈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深圳居民購物的新起商圈。在兩方面壓力的作用下,人民南商圈的吸引力不斷降低,商圈快速進入衰退期。
3、90年代中后期,人民南商圈逐漸轉型為面向香港消費的休閑娛樂中心集中地
進入90年代中后期,隨著香港回歸、深港交通的改善、通關速度提高已及深港經濟交往的加深,人民南商圈的服務功能由零售服務逐漸變為以休閑娛樂為主導,區域的休閑娛樂場所逐漸增多,成為香港北上休閑娛樂集中地,商圈的營業的黃金時間主要是晚上。
(三)、發展規劃
2006年底,羅湖區投資4.1億元改造了包括佳寧娜、國貿、深房百貨等10余知名商場在內的人民南商業片區。該片區南起佳寧娜廣場,北至東門商業步行街,將佳寧娜廣場、友誼城、鉆石廣場、金光華廣場、國貿大廈、天安國際大廈、深房百貨、百貨廣場、南塘商業城、中威商業城等10個知名商場的二層通道彼此連通,成為深圳第一條步行“空中走廊”,形成了龐大的商圈效應,進一步強化該片區的食、住、購、娛、游功能,將人民南路建成可以與國內外著名商業街相媲美的國際名牌商業街。
(四)、商圈發展潛力分析
從深圳區域規劃調整和羅湖區的改造計劃,支持人民南商圈未來的發展的利好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深圳地鐵1號線的交通便利因素
地鐵1號線的開通,改變深圳居民的出行方式,人民南商圈的一級輻射范圍由現在的羅湖區擴大到福田的福田南、皇崗、香蜜湖等區域,次級商圈將擴大到華僑城區域,商圈的輻射范圍大面積擴大。
2、金光華商業中心的落成、天虹商場的進駐,成為商圈零售業的旗艦店
人民南商圈調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足夠的旗艦店提升商圈的吸引力。雖然原有的友誼商場的營業面積具備成為商圈旗艦店的潛力,但由于其地利位置的對外展示性、商品檔次和品牌比較高,商場定位的目標客戶群比較明確,作為商圈的旗艦店的輻射力量比較弱。商圈原有南國電影院經過改造為金光華商業中心,為商圈提供近10萬平方米的商業經營面積,在經營模式上通過發展商整體分區進行招租經營,在保持經營的統一性,將與友誼商場和即將進駐的天虹商場組合成為商圈的旗艦店,大大加大商圈的吸引力、輻射力和增加了商品的多樣性。
3、CEPA協議的實施,推動港人對羅湖商業物業的需求
在深圳營商成本相對低廉和CEPA協議的推動,結合深圳市政府對羅湖區的大力推廣,將會有更多的香港人選擇在深圳創業、開設商鋪。從交通、管理和對區域市場的熟悉程度,大部分港人將會選擇在羅湖開鋪,增加對羅湖商業物業的需求。
結論:
改造后的人民南商圈的購物環境明顯得到了改善,同時地鐵一號線令出行的便捷性大大增強,加大商圈的有效輻射范圍,CEPA協議的推動和政府的大力推廣下,將有更多的香港人在商圈內開設店鋪,從香港引進更多時尚、潮流商品和新的經營方式,人民南商圈將成為深圳時尚潮流的集中地。國貿購物中心與金光華商業中心均位于人民南商圈的核心位置,其經營面積、經營商品的種類和檔次比較齊全,并占據區域交通便利的優勢,將成為人民南商圈人流的集中點,構成人民南商圈的核心。
(五)、市場售價及租金
片區一樓臨街商鋪每月租金為300-500元/㎡,售價為40,000-60,000元/㎡,不直接臨街商鋪每月租金為200-300元/㎡;二樓每月租金為150-250元/㎡,售價為20,000-35,000元/㎡。目前佳寧娜時尚廣場正在招商,一樓已招商完畢,租金在300-600元/㎡,二樓租金在150-2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