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資打響“爭奪戰”,誰的良品鋪子?
出品/趣解商業
作者/趙梔
備受關注的良品鋪子控制權轉讓一事有了最新進展。
8月14日,良品鋪子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的股權糾紛訴訟,法院已受理,尚未開庭,涉案金額由此前的9.96億元升至10.23億元。
圖片來源:公告
目前,廣州輕工的訴求為:根據此前的協議,按照每股12.42元的價格受讓寧波漢意持有的良品鋪子的79,763,962股股份,并立即辦理股份過戶手續;寧波漢意支付超3000萬元違約金及廣州輕工因此案產生的損失、律師費、受理費、保全費等約90萬元。上述總計金額約10.23億元。
良品鋪子稱,公司為第三人,該訴訟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當期損益無重大影響。由于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本次訴訟最終結果尚無法判斷,可能導致寧波漢意與長江國貿的控制權轉讓事項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1.“一女嫁二夫”?
這場糾紛的源頭可追溯至今年5月。彼時,為了化解自身債務,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就轉讓良品鋪子股份一事簽署了《協議書》,且良品鋪子的實際控制人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與廣州輕工已經確認了協議版本內容,個人也出具了同意與廣州輕工交易良品鋪子股份的承諾函。
然而到雙方約定好的時間,寧波漢意卻未與廣州輕工簽署進一步協議,反而在不到兩個月后的7月17日,與長江國貿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而在雙方簽署協議前,廣州輕工已就股權轉讓糾紛對寧波漢意提起訴訟,并申請了財產保全。7月14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針對此案正式立案審理及啟動相關保全措施。寧波漢意所持良品鋪子股份被凍結,導致其與長江國貿的股份轉讓交易至今未完成。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事實上,廣州輕工與長江國貿均背靠國資,無論哪一家接手后,都會給良品鋪子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因此,寧波漢意為何“棄”廣州輕工而“選”長江國貿,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有分析認為,這背后,或許是出于產業協同的考量。官網顯示,長江國貿是于2023年成立的大型國際貿易平臺企業,注冊資本80億元,平臺業務包括現代物流、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等,旗下冷鏈、糧食、有色金屬、跨境電商等業務貿易規模位居中部前列、省內第一。
廣州輕工則以“產業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專注于日用化工、食品飲料、移動電源、智能家電等日用消費品;供應鏈服務、城市資產運營、資產管理與新產業投資等現代服務以及黃金飾品及文創、體育用品及服務、時尚服飾等時尚文體三大業務。
2.短板待補
在控股股東訴訟風波的背后,良品鋪子近年來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業績方面,2022年開始,其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持續下跌,2024年總營收跌至71.59億元,同時,由盈轉虧。
據良品鋪子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2025年上半年繼續虧損。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億元到-7500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億元到-1億元。而去年同期,其利潤總額為5221.43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389.06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746.33萬元。
圖片來源:公告
良品鋪子稱,2025年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是,持續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部分產品的售價下調及產品結構的調整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持續優化門店結構,主動淘汰低效門店,使得銷售規模同比下降;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
但從更深層次來看,供應鏈短板或許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良品鋪子的盈利能力。拿經營模式來說,財報介紹,良品鋪子“向上游供應商采購產品,完成嚴格的產品質量檢驗后進行收貨、倉儲、發貨等動作,最終通過完善的全渠道網絡將產品銷售給用戶”。官網顯示,良品鋪子合作供應商超1300家,涉及原料、輔料科研機構和行業TOP品牌。也就是說,代工生產是良品鋪子在經營過程中采用的一種重要模式。
圖片來源:官網
代工作為一種輕資產模式,在休閑食品行業并不罕見,但帶來的弊端也不容忽視。良品鋪子合作的供應商多是行業TOP品牌,這意味著議價空間較小,成本控制有一定難度。同時,盡管品牌大多都有針對供應商的監管方案,但很難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全天候、無死角監控,因此難以避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另外,今年,良品鋪子將業務從休閑零食擴張至包括如橙子等原料的全品類。生鮮等原材料和休閑食品在供應鏈上有著不小的差別,這種差異無疑對良品鋪子的供應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業績下滑的同時,良品鋪子的現金流也面臨挑戰。財報顯示,2023年到2024年,良品鋪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從12.8億元減少至577.2萬元,同比下降99.55%。
圖片來源:財報
引入長江國貿作為合作伙伴后,良品鋪子不僅有望在資金上得到補充,緩解當前的資金壓力,或許還能借助對方的優勢,補齊其供應鏈方面的短板。
盡管如良品鋪子所言,此次訴訟或許不會對生產經營與當期損益造成重大影響,但卻折射出行業白熱化競爭下的焦慮。當量販零食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供應鏈短板制約發展,其能否借力國資,在成本優化與供應鏈整合上取得實質進展,成為良品鋪子未來能否穩固市場地位、實現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不過,由于出現了變數,良品鋪子能否如愿抱緊國資“大腿”,如今仍存在不確定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