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I蟬聯(lián)全美增速最快超市,去年新增109家店
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chuàng)新
作者/Riri
ALDI是一家“神奇”的超市。當經(jīng)濟不確定性增加,它卻在加速擴張。
在仲量聯(lián)行JLL公布的2023年全美增速最快超市排名中,ALDI蟬聯(lián)第一。[1]
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ALDI新增109家門店,而排名第二的Publix則開出38家門店。不少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全食超市排名第八,新增8家門店。[1]
2023年全美增速最快超市 圖片來源:JLL
ALDI美國首席執(zhí)行官Jason Hart還指出,過去十多年來,ALDI每年都在全美范圍內(nèi)增加上百家門店。[2]
因此,低調(diào)發(fā)展的ALDI也被媒體稱為“美國隱藏的超市贏家”。
ALDI美國門店 圖片來源:ALDI
如今,ALDI更是加快了擴張的步伐。在2024年3月7日,ALDI宣布計劃投資超過90億美元,到2028年底在全美范圍內(nèi)新增800家門店。
對此Jason Hart“凡爾賽”地表示,ALDI的增長是由客戶推動的,這些客戶要求ALDI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設(shè)更多的商店。” [2]
ALDI如此受客戶歡迎,似乎也有跡可循。調(diào)研顯示,ALDI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超市,其人氣得分為65%,比排名第二的Trader Joe’s高出2%。排名前五的還有Kroger(61%)、7-11(60%)和全食超市(57%)。[3]
ALDI門店內(nèi) 圖片來源:ALDI
那么,為什么ALDI能如此受消費者歡迎?或許,ALDI店內(nèi)的一塊廣告牌就能給出答案:
They say you can't buy happiness...
Not true.
THESE LOW
PRICES MAKE US crazy happy!
(他們都說,你不能用錢買快樂...不對。這些低價讓我們瘋狂快樂!)
ALDI店內(nèi)廣告牌 圖片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
不可否認的是,“低價”已經(jīng)成為ALDI形象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被消費者所認可。
ALDI連續(xù)七年,被dunnhumby零售商偏好指數(shù)評為日常低價第一名。[4]還有調(diào)研顯示,在討論美元價值時,ALDI在一眾超市中排名第一,其美元購買力獲得了96%的滿意度。[5]
Value For Dollar 圖片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
本文我們也將展開討論,ALDI是如何改變消費者對“低價=便宜沒好貨”的認知,吸引消費者的?這家“摳門”成美國“頂流”的超市還有著怎樣的運營策略?
01
打破刻板印象,低價≠便宜沒好貨
網(wǎng)上流傳一句話:“貴的東西,有可能除了貴沒有別的缺點;平價的東西,有可能除了便宜沒有別的優(yōu)點。”
這是很多人對低價商品的刻板印象,也是ALDI這些使用No-Frills Strategy(簡約戰(zhàn)略)的企業(yè)遇到的痛點。
簡單來說,簡約戰(zhàn)略注重以盡可能低的成本提供基本產(chǎn)品或服務(wù),通過價格競爭力吸引客戶。然而,采用簡約策略的公司可能面臨利潤率較低、市場覆蓋范圍有限以及客戶負面看法等潛在問題。
ADLI門店內(nèi) 圖片來源:ALDI
那么ALDI是如何有效執(zhí)行No-Frills
Strategy,改變?nèi)藗儗Α氨阋藳]好貨”的認知,爭取可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的呢?
據(jù)了解,ALDI在門店持續(xù)向消費者傳達一個信息:低價是由于效能提升,而不是質(zhì)量下降。
ALDI美國總裁Dave Rinaldo也曾表示: It's about simplicity, and it's about efficiency, and it's about a
consistent experience all the time(這關(guān)乎簡單、關(guān)乎效率、關(guān)乎始終如一的體驗)。[5]
ADLI門店 圖片來源:ALDI
同時,ALDI通過“know value items(KVI)”來幫助人們改變對低價產(chǎn)品的刻板影響。KVI通常指消費者記得價格的產(chǎn)品,例如超市中的牛奶、雞蛋、面包等。
KVI 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是消費者感知價格變動的方式。如果超市售賣的KVI價格與消費者記住的價格不一致,那么消費者很有可能重新評估是否在此處購物。
ALDI的面包墻 圖片來源:ALDI
當面包、牛奶等這些KVI價格更低且能滿足人們?nèi)粘K瑁M者也很有可能認為ALDI的其他產(chǎn)品價格也都是相對更低且適合購買的。有網(wǎng)友就曾表示:“進入ALDI就忘記你的首選麥片或最信賴的花生醬吧——這里是ALDI原創(chuàng)的美麗新世界。”
ADLI門店內(nèi) 圖片來源:ALDI
ALDI不僅在潛移默化間改變了消費者的認知,甚至還攪動了美國的超市競爭局面。面對ALDI主打低價產(chǎn)品的情況,許多美國超市都感到了壓力,開始對牛奶、雞蛋等這些消費者熟悉價格的產(chǎn)品降價,并增加其他產(chǎn)品的折扣。[6]
然而,光靠降低價格吸引消費者,很難保證利潤。于是,ALDI選擇做自有品牌,甚至把自有品牌的占比做到了90%。
我們曾經(jīng)分析過的吸引“精致?lián)浮比巳旱摹叭钡戮恕盩rader
Joe's在打造自有品牌時,選擇按照食物風味所屬的國度來進行開發(fā),為消費者帶來具有異域特色風味的產(chǎn)品。通過這些只有Trader Joe's售賣的自有品牌差異化產(chǎn)品,公司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Trader Ming’s系列的橙子雞吸引了消費者 圖片來源:Trader Joe's
然而,ALDI選擇直接“硬剛”,做和最有名的全國性品牌的類似產(chǎn)品。
不可否認,這是非常直接的挑戰(zhàn)。分析師則指出這是因為ALDI希望讓顧客認為最終買到了類似的產(chǎn)品,但是有一個很大的折扣。
Jason Hart表示,ALDI的產(chǎn)品價格最高有40%的折扣,這直接吸引了新客戶嘗試,也讓現(xiàn)有客戶不斷來ALDI回購。雖然價格很重要,但ALDI靠在貨架上擺放最好的產(chǎn)品,并提供更快速、簡單、愉快的購物體驗贏得顧客的忠誠度。[2]
02
“摳門”成美國“頂流”超市,一切都是為了低價
由于No-Frills Strategy通常涉及減少額外的功能、服務(wù)和營銷,以及采用精益運營結(jié)構(gòu)從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ALDI在打造自由品牌之外,還許多方面進行調(diào)整。甚至,它在一些方面比“缺德舅”Trader Joe's還“摳門”。
首先,ALDI的門店規(guī)格較小,可以節(jié)約水電、租金等運營成本,同時提升門店運營效率。
一個ALDI的門店面積大概是12000平方英尺(約為1114.8平方米),和Trader Joe's的門店面積差不多。然而,超市面積一般能到48415平方英尺(約為4497.9平方米)。[5]
其次,ALDI有著非常少的SKU,精簡的同時做到精選產(chǎn)品。
據(jù)了解,一個普通超市平均有30000+SKU,Trader Joe's則長期將SKU控制在4000左右,然而ALDI只有1600+SKU。
更有趣的是,ALDI還通過各種方式你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方式降低人工運營成本。
說到降低人工成本,最經(jīng)典的就要數(shù)進門時需花25美分來“租用”的購物車了。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付費的項目。當消費者購物完畢并將購物車歸還到正確位置時,他們就可以拿回自己的25美分。
25美分“租賃”系統(tǒng)節(jié)約人力 圖片來源:Kristina Vanni
ALDI表示,25美分的購物車“租賃”系統(tǒng)可以為顧客節(jié)省金錢,因為 ALDI 無需雇用額外的員工從停車場推回并整理購物車。
即使到如今,ALDI的購物車也必須通過硬幣啟動不能刷卡支付。來ALDI的消費者也都自帶硬幣,遵守這一規(guī)定。甚至還有商家洞察到消費者容易忘帶硬幣的痛點,玩梗ALDI,做出了能裝一枚25美分硬幣的零錢袋。
零錢袋 圖片來源:Amazon
據(jù)介紹,ALDI門店的售賣區(qū)通常只有3-5個員工,所以和Costco類似,ALDI也直接把一些商品直接按箱陳列,從而節(jié)省人工成本。這也讓很多消費者感覺ALDI像一個繁忙的倉庫。[5]
按箱陳列的產(chǎn)品 圖片來源:ALDI
甚至,ALDI的結(jié)賬環(huán)節(jié)也顯得有些格外“冷酷”且迅速。
當你到達ALDI的收銀臺時,ALDI的員工只會簡單和你說“Hi”,然后快速掃描你購買的產(chǎn)品。你不會經(jīng)歷像Trader Joe's購物那樣,收銀員一邊悠閑地幫你掃描產(chǎn)品并裝袋,一邊和你天南海北聊會天的結(jié)賬過程。
ALDI收銀處 圖片來源:ALDI
此外,ALDI也不開設(shè)一些超市常見的服務(wù),例如新鮮烘焙區(qū)、肉鋪、信息問訊處。
不過,為了讓顧客能自己找到限時特色低價產(chǎn)品,ALDI還設(shè)置了一個小型特色專區(qū),稱為ALDI Finds。在這里,消費者會找到近期節(jié)日或季節(jié)相對應(yīng)的食物、零食和裝飾。
ALDI FINDS 圖片來源:ALDI
正是通過這些“摳門”的方式,ALDI一步步提升了運營效率,同時將降低的成本轉(zhuǎn)換為低價為消費者帶來快樂。
03
結(jié)語
在ALDI看來,錢不能買來快樂,但是低價可以。來ALDI購物的顧客感受到了這種快樂,也推動著ALDI不斷開設(shè)新店和改造店面擴張。未來,每月將有數(shù)百萬消費者在美國ALDI門店購物。
如今,在這個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省錢的時期,ALDI通過“好品質(zhì),夠低價”的思路,打破消費者對低價的刻板印象。它一步步精選產(chǎn)品、發(fā)展自有品牌、高效運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參考來源:
[1] JLL Research, RetailStat
[2] America's Low-Price Leader ALDI Expands
Footprint Nationwide with 800 New Stores by the End of 2028
[3] Aldi and Trader Joe's, the most popular
grocery stores in America,2023年2月2日,discount retail consulting
[4] the dunnhumby® ?2024 Retailer
Preference Index
[5] Why Aldi Is the Fastest-Growing Grocer
in the U.S.,2022年10月31日,Wall Street Journal
[6] Aldi, Lidl Cut Into U.S. Grocers' Turf,2019年10月15日,Wall Street Journal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