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品牌,集體「渡劫」
出品/深響
作者/林之柏
平穩發展許久的零食行業最近迎來風暴。
成立了19年的零食巨頭良品鋪子,走到了易主時刻。不久前,其還公布了一份預虧7500萬元到1.05億元的業績預告。其他零食品牌也遭遇挑戰——來伊份今年上半年預計凈虧損4700萬-7000萬,同比由盈轉虧;三只松鼠增收不增利,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跌;洽洽上半年利潤跌幅也持續擴大,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大跌71.05%-76.25%……
對于當代消費者而言,零食是剛需,需求穩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2024年國內零食市場規模達到7627.4億元,過去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54%。
但問題在于,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山姆、盒馬自有品牌憑借獨特定位走紅,瓜分城市中產消費群;低糖、低脂、養生零食等風口層出不窮,垂直細分品類乘勢而上;還有以零食很忙為代表的量販零食店以“高性價比+密集開店”模式重塑著行業渠道的格局。
轉眼間,零食生意變得相當復雜,既要考慮競爭市場、渠道模式,又要重新思考產品賣點、營銷方法。
01
困境:頭部品牌為何業績低迷?
零食品牌當下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既有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有自身應對的不足。
首先是成本上的挑戰。
從財報來看,品牌們各有難處。洽洽受困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內蒙古地區遭遇罕見暴雨天氣,導致優質葵花籽嚴重減產、采購價上漲,拉低利潤;三只松鼠則被營銷拖累,一季度銷售費用同比上漲17.24%至6.95億元,營收卻僅微增2.13%且凈利潤大跌22.46%;來伊份財務費用飆升61.09%,主要歸因于短期借款增多、利息支出上升。
來伊份財務費用飆升
圖源:財報
其次,此起彼伏的價格戰進一步拖累利潤。
一季度,大部分品牌庫存狀況有所改善,良品鋪子存貨降至3.14億元,較上一財年末減少3.49億元;來伊份的庫存總額也較去年同期減少29.38%。但低庫存,某程度上是以降價讓利為代價。良品鋪子在2023年底啟動了成立以來最大規模降價,300多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價45%。這一輪降價的影響已持續許久,良品鋪子在去年的年報中坦言,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對門店渠道部分產品實施降價策略。
第三,渠道轉型滯后:電商渠道投入不足、線下被零食很忙和趙一鳴等量販品牌嚴重分流,和商超渠道的合作也是一波三折。
多元化、線上線下結合的渠道布局,在今天已是消費品牌標配,但零食品牌普遍存在“偏科”現象。
靠線上起家的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線下擴張困難重重。官方數據顯示,三只松鼠截至去年年底線下門店收縮至333家,2019年提出的“萬店計劃”遙遙無期;良品鋪子這幾年先后嘗試過“超級零食店”、“零食王國店”等業態,但擴張速度不如預期,2024年直營門店數量不漲反跌。
而興于線下的洽洽、來伊份等品牌,線上經營阻礙多多。來伊份2024財年電商渠道營收大跌35.54%;洽洽電商收入雖然同比增長8.86%至7.79億元,但毛利率僅有19.39%,遠低于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同行,這也暴露出其平臺費用、倉儲物流等環節的短板。
來伊份電商收入下跌
圖源:財報
與此同時,一系列外部沖擊正在加劇。
量販渠道快速崛起,大力度折扣、快速去庫存的玩法打了傳統零食品牌一個措手不及,不僅搶走了消費者,也搶走了許多優質加盟商。零食很忙集團、好想來等品牌去年陸續推出0加盟費、0管理費、0培訓費、0服務費等優惠政策,降低門檻,讓加盟商快速開店、搶占市場。
商超紛紛加碼自有品牌,也進一步擠壓了零食品牌在商超貨架上的生存空間。這當中以盒馬、山姆風頭最勁。數據顯示,盒馬自有品牌銷售額占比在2022年便達到35%,今年正在發力的盒馬NB業態也重點推廣自有品牌零食。山姆則有標志性的MM(Member's Mark)品牌,年均上新超300款產品,銷售額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其他諸如沃爾瑪、奧樂齊、永旺、永輝、胖東來等頭部商超,雖然聲量還不及山姆、盒馬,但同樣在持續發力。沃爾瑪在華建有惠宜、George、沃集鮮三大自有品牌產品線,胖東來的DL系列燕麥脆、牛肉條等爆品有大批擁躉。
山姆/盒馬自有品牌零食在社交媒體人氣高漲
圖源:小紅書
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傳統零食品牌相比,山姆、盒馬們優勢在于兩點。
一是品牌標簽更鮮明、調性更高:盒馬是一線城市年輕人青睞的新零售物種,山姆是中產嚴選的品質生活象征,消費者買的不僅是零食本身,還有背后的情緒價值和身份認同。二是品牌與渠道二合為一,既能在產品上線后無縫銜接銷售端、快速占領市場,也能直接接觸消費者、第一時間獲取消費端反饋,反推研發。
事實上,山姆、盒馬們的崛起,也給零食品牌提供了不少啟發思路:傳統渠道布局優勢不再,品牌調性對消費決策影響越來越大,零食品牌要奪回主導權,就得對自己下“狠手”,做一場徹底的手術。
02
出路:產品、渠道、營銷全面重構
品牌的自我重構,聚焦在產品、渠道和營銷這三個最核心的環節。
產品端,從健康理念、文化屬性出發,發起一場創新運動。
一方面,走養生路線。比如在配方上做減法,引入全新的健康標準。良品鋪子就提出了“五減”概念(減防腐劑、人工色素、糖、脂和香精),零添加西梅在天貓已售出超20萬份;來伊份則研發了70多款健康零負擔系列零食,包括無核酵素西梅、減糖芒果肉、低脂鱈魚竹輪等大單品。
又或者在原料上做加法,突出養生、養顏功效。如三只松鼠旗下“東方顏究生”系列秋梨膏、無蔗糖豆漿、燕窩粥等主打養顏;來伊份專攻“藥食同源”路線,推出了即飲養生水、即食養生羹、即享養生干三大產品線。
叮咚買菜的調查顯示,95%的消費者是“成分黨”,年輕人想吃零食又怕不健康,只能倒逼品牌去改進產品——這也給了品牌機會,迎合新需求奪回費者歡心,重新制定行業標準,搶健康零食的定義權。
來伊份健康零食系列
圖源:來伊份官網
另一方面,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捧紅新中式零食。
品牌們要么把傳統正餐食品做成零食,如鹽津鋪子“蛋皇”鵪鶉蛋上一財年營收增長81.87%,麻醬素毛肚單品月銷量破億,衛龍的魔芋爽已成為衛龍第二個年銷10億元+的大爆款;要么融入傳統工藝和地域風味打出差異化特色,如可比克“尋味中華”系列薯片等。
鹽津鋪子“蛋皇”/可比克“尋味中華”薯片
圖源:天貓
此外,我們留意到一批受眾高度垂直,靠大單品破圈的品牌,也有相當亮眼的表現:齊云山食品憑借一年售出7485.8噸的超級單品齊云山南酸棗糕拿下南酸棗糕零食市場32.4%份額,溜溜果園集團則憑借溜溜梅系列搶占天然果凍市場45.7%份額,三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6%,二者目前都在沖刺港股IPO。
這些專注細分品類的品牌特點更鮮明、核心消費群更聚焦,能夠把品牌心智做得更深入、更透徹,是區別于頭部、綜合性品牌的差異化優點。這也給頭部大品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找細分賽道,做大單品。
溜溜果園溜溜梅/齊云山南酸棗糕
圖源:天貓
渠道端,搶回線下主動權是首要任務。
品牌目前有兩條思路:一是“提質”,不斷試驗新業態,重點提升坪效和消費黏性;二是“提量”,借力量販零食渠道加速擴張。
今年6月,三只松鼠在安徽蕪湖開出首家全品類生活館,定位為到店+即時零售+全國購的全場景零售業態,預計今年內開店20家。該店型提供超過1000個SKU,除了零食外還包含烘焙、生鮮,開業前三天營業額就突破100萬元。此外,良品鋪子、三只松鼠和來伊份去年陸續對原有門店進行調改,來伊份分地區進行了集中改造、優化動線和人力配備,以提高人效比。
不過和量販渠道的合作沒有那么順利。
三只松鼠雖然早已進駐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等量販品牌門店,還一度有意收購擁有1800多家門店的量販零食品牌愛零食,創始人章燎原更提出了2025年開出5000家門店的目標。但這樁收購近日意外終止,雙方在門店擴張權、選址策略、擴張速度方面的分歧陸續浮出水面。
這反映出零食品牌的矛盾:既希望利用量販渠道的優勢快速擴張,又不想丟失主動權。加上鳴鳴很忙也開始做自有品牌,未來會不會成為盒馬、山姆一樣的新勢力猶未可知,這也是零食品牌忌憚之處。
三只松鼠線下門店
圖源:微博
營銷端,品牌盡力貼近年輕人喜好,圍繞潮流化、個性化、情緒價值等關鍵詞做文章。
首先是形象煥新:打造年輕化的品牌IP、跨界聯名和邀請年輕明星代言,都是和年輕人拉近距離、改變品牌氣質的捷徑。
旺旺就長期經營“旺仔”IP,通過衍生表情包、開設社媒賬號等形式豐滿IP內涵,“旺仔俱樂部”微博、小紅書已經分別積累了260萬+和120萬+粉絲。挑選代言人時,零食品牌更偏愛個性鮮明、在特定年輕圈層中具備號召力的明星。如徐福記邀請孫穎莎擔任雀巢品牌(餅干類)代言人,是看重其健康、陽光氣質;來伊份簽下黃子弘凡擔任品牌代言人則是看重其樂觀、親民形象。
徐福記雀巢&孫穎莎/來伊份&黃子弘凡
圖源:微博
隨后強化心智:以大事件營銷搶奪關注,多渠道+長周期傳播鞏固形象。比如衛龍舉辦“辣條節”、洽洽組織“嗑瓜子大賽”等大型活動,線上、線下聯動打造熱點話題;可比克則計劃在年內組織超500場高;顒樱掷m刷臉。
最后是講好品牌故事,和年輕人建立深度情感交流。
零食品牌正努力把零食消費、分享打造成一種具備社交價值的“流行符號”,爭取消費者情感共鳴。衛龍提出了“衛龍不只是一種辣”的品牌主張,鼓勵年輕人勇敢嘗鮮、不設限、自由彰顯個性;鹽津鋪子走“天馬行空”路線,以迎合Z世代不拘一格、我行我素的特質;勁仔深海小魚則在近期聯動大熱綜藝《新說唱2025》,借助說唱文化和年輕一代建立情感紐帶,帶出品牌自由率性、無拘無束的個性表達。
年輕化營銷最難的,就是把品牌故事講深、講細,講到年輕人心里去。換包裝、找明星代言只是表層——把品牌氣質和年輕潮流有機融合起來,真正融入年輕人的生活才是核心。
衛龍“辣條節”
圖源:微博
誠然,零食品牌現在遇到不少挑戰。瘋狂增長、躺著賺錢的好日子過去了,競爭正在加劇、消費者喜好持續改變。但在變化之中,健康零食、新中式零食等增量機會也在不斷涌現,零食行業并未觸及天花板。
展望后市,零食品牌要拼的就是品牌力+產品力+營銷+渠道的綜合實力。透過產品煥新、渠道變革和營銷玩法迭代,零食品牌們在全方位重塑核心競爭力——調整已在路上,新局面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