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賣大戰,把美團打疼了
出品/新品略財經
作者/吳文武
最新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營收雖然保持穩健增長,但經營利潤和凈利潤雙雙同比大幅下降,很顯然這場外賣大戰讓美團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01
美團最新財報的AB面
外賣大戰打響以來,外賣行業一哥美團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市場尤為關注美團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8月27日,美團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業績報告,整體上美團發布的財報數據可以從兩個視角來看。
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團營收保持穩健增長,同比增長11.7%至918億元。這直接反映出美團整體營收還是保持同比增長,沒有像部分市場觀點所預料的那么悲觀,這當然是利好的一面。
不過,美團財報也有遠超市場預期的另一面。
據美團財報,今年二季度,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經營利潤為2.26億元,同比下滑98%;經調整凈利潤為14.93億元,同比下滑89%。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同比均大幅雙降,外賣大戰給美團的影響及沖擊波已經反映在美團財報數據中,更是直接反映出,遭受到京東和淘寶閃購幾輪猛攻,美團被狠狠地打疼了。
美團將利潤下滑主要歸因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美團不得不從多方面以及全方位接招應對。
美團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公司銷售成本同比增長27.0%至614億元,占收入比重從58.8%升至66.9%,主要源于即時配送單量增加、騎手補貼提高、食雜零售業務擴張及海外業務的投入。
值得關注的是,美團二季度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長51.8%至225億元,占收入百分比由18.0%升至24.5%,主要是因為業務擴張及應對外賣、即時零售激烈競爭導致的推廣、廣告和用戶激勵開支增加。
說句大白話就是,外賣大戰,美團為了應對京東和淘寶閃購(餓了么)的雙面夾擊,不得不做去打更多廣告,用更多優惠券等方式去留住及吸引用戶。
不過,好在美團的業務基本盤還是很穩固。財報顯示,本季度,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表現依然有可圈可點,實現營收653億元,同比增長7.7%。
美團財報的另一亮點是閃購業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7月,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峰值已一度超過1.5億單。
整體看,美團Q2營收增長,利潤因補貼大幅縮水,美團整體優勢依然明顯,但為了應對競爭,短期內不得不以犧牲利潤為代價。
02
外賣大戰還會持續,美團還得應戰
2025年的這場外賣大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美團在不同階段做出了不同的應對。
第一個階段是今年二月底到4月底,京東以主打品質外賣的旗號,突然高調進入外賣市場,這一階段主要是京東進攻,美團防守。
因為劉強東在準備做外賣前,應該向美團方面通過氣,美團方面應該評估過京東外賣對自身的波及和影響,認為不會波及到美團外賣的業務基本盤。
在這一階段,美團整體算是從容應對,也在美團的預期之內,不過京東在第二季度投入了大量預算,美團的一部分應對成本直接體現在了財報數據中。
第二階段是今年5月至今,4月的最后一天,餓了么及背后的淘寶攜手閃購入局,把這場外賣大戰推到了一個新高地。
一個餓了么,僅從外賣業務上來說,不足以讓美團焦慮,可要是“餓了么+淘寶閃購”,形成的聚合力就如同一個超級互聯網巨頭級別的強勁對手。
數據顯示,淘寶閃購于5月2日上線,5月底日訂單量超4000萬,6月底日訂單量超6000萬,僅僅上線兩個月,淘寶閃購就突破了日訂單量8000萬。
6月底,淘寶閃購再度加碼發力,更是發布了百日增長計劃,提高補貼金額,全力出擊,七八月以來,淘寶閃購更是兇猛發力,阿里更是在淘寶閃購業務上聯動了餓了么、飛豬、盒馬等眾多業務資源,勢能越來越高。
真正引發市場關注和熱議的是,8月7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外賣營銷大戰。據晚點報道,在8月7日的那個周末,淘寶閃購峰值超過了美團,在8月8日和9日,這兩天淘寶閃購日訂單量份額首次超過了美團。
好在美團和淘寶閃購這場階段性外賣大戰期間,京東方面并沒有像剛開始那樣投入資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團多少能暫時緩一口氣。
從現階段來看,市場普遍預計這場外賣大戰還將會持續,短期內不會結束,期間會有“中場停戰”,但目前各方都還沒有達到自己最終的預期目的。
京東就表態說,要把外賣大戰當作是一項長期業務去發展,而非追求短期的規模,并且在行業出現泡沫時,京東會保持克制。
但對于阿里和淘寶閃購來說,顯然目前所取得的戰果,雖然符合市場預期,甚至超過了自己的預期。
比如,淘寶通過閃購就實現了淘寶活躍度的增加。據第三方數據公司Questmobile數據,今年4月,阿里巴巴參與外賣大戰前,淘寶App的日均活躍用戶數為3.74億,比去年同期下滑,僅比拼多多高約500萬,但到了7月,淘寶當月日均活躍用戶數明顯提升,甚至還領先了拼多多近5000萬。
據晚點報道,接下來阿里方面在外賣大戰上的補貼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的力度持續,整個7月淘寶閃購花在商家端、消費者端、騎手端的補貼共計超過100億元。
長期大額補貼肯定不可持續,阿里內部已經在開始討論補貼退坡的節奏。
報道還稱,9月10日阿里巴巴的公司周年慶將是一個重要節點,會確定更多業務節奏和戰略,繼續從“大消費平臺”這一頂層出發,在基礎能力上追擊和狙擊美團。
可以預見,接下來淘寶閃購會持續發力,美團還得繼續接招,預計京東外賣也會拿出市場新動作,美團未來的壓力只會增加。
更可以預見,屆時美團第三季度、下半年,乃至是全年的財報數據,還會持續引發市場關注以及不小的擔憂。
03
美團還要打三場大戰
美團在2025年之前的這么些年,長期占據外賣市場最大份額,餓了么雖然存在,無法對美團構成較大威脅。
現在先是京東外賣來了,后來餓了么及淘寶閃購入局,美團遭受到多年沒有遇到過的競爭及挑戰,這場外賣大戰對美團來說也是一場全方面的考驗。
未來外賣大戰還會持續,閃購及背后的即時零售大戰也會持續,美團未來還有不少大戰要打。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接下來及未來,美團至少要打贏短期的業務陣地守衛戰、中期的業務持久戰、長期的業務價值戰。
首先,美團要打贏短期的業務陣地守衛戰,那就是要繼續穩固業務基本盤。
外賣大戰前,美團外賣業務占據外賣市場份額的絕對優勢地位,能直接躺贏。數據顯示,2024年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的市場占有率約為7:3。
經過了幾個月的外賣大戰后,美團依然占主導地位,有了京東進入及淘寶閃購后,市場份額出現些許變化。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中國外賣市場三巨頭份額呈現動態競爭格局:美團以約65%-72.8%領跑,阿里(餓了么+淘寶閃購)占比22.1%-33%,京東約1%-5.1%。
接下來一段時間,外賣大戰的兩大主角依然是淘寶閃購和美團,如果未來淘寶閃購繼續發力,會吃掉美團的一部分市場份額,美團需要打贏短期的業務陣地守衛戰。
其次,美團要打贏中期的業務持久戰,重點業務就是閃購。
毫無疑問,閃購是美團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業務,閃購是美團向市場講出的一個新故事,自然會沖擊到京東和淘寶的業務陣地。
美團在二季度財報中重點披露了閃購在7月的即時零售訂單量峰值超過1.5億單,就是想向外界傳遞閃購業務積極信號,美團閃購業務品類從食品拓展3C數碼、美妝母嬰等更多品類,還聯合零售商在全國范圍內建成超過5萬家閃電倉。
美團最新攜手361度、安踏等運動品牌上線閃購,還聯合華為推出騎手補給站,覆蓋北京超百家門店,預計美團會拿出更多閃購業務新動作。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美團需要全面發力閃購業務,保持并提高單量,在閃購單量方面,特別是峰值數據方面會和淘寶閃購長期競爭及動態拉鋸戰。
第三,美團要打贏長期的業務價值戰。
這場互聯網巨頭之間的最新競爭大戰,最初是外賣為競爭焦點,后來全面升級為即時零售閃購大戰,其實三家互聯網巨頭都爭搶的是流量。
打外賣大戰主要靠補貼、優惠券,說白了就是價格戰,這一階段是流量競爭,都想找新流量,新業務增量,下一階段必然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就是打價值戰了。
美團在今年4月全面推出全新會員體系,以“神券”為核心通用權益,覆蓋餐飲、酒店、出行、文娛等七大生活場景,甚至玩起了社交裂變。淘寶也在今年8月6日推出全新大會員體系,打通餓了么、飛豬等阿里系資源。
互聯網巨頭紛紛打造大會員體系,以及打通和其他平臺及企業打通會員體系,就是為了深度挖掘會員,特別是核心會員的價值,美團自然也深知這一點。
未來,外賣大戰會持續,即時零售大戰會越打越激烈,互聯網巨頭之間的商戰還會持續。
參考資料:
[1] 觀察者網:美團Q2營收增長,利潤因補貼大幅縮水
[2] ?晚點LatePost:晚點獨家丨閃購讓淘寶和拼多多活躍度拉開距離,便宜外賣還將一直持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