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阿里到店“打前鋒”,高德的優勢和挑戰都很明顯
出品/連線Insight
撰文/王慧瑩
每逢9月周年慶,阿里總會傳出一些重磅消息。今年創業26周年之際,阿里新動向的主角變成了高德。
9月10日,高德正式推出了全球首個基于真實導航、出行行為,融合AI技術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務榜單——高德掃街榜,構建全新的線下服務信用體系。
這是繼今年夏天淘寶閃購攻城略地后,阿里向本地生活再落一子。前者針對到家場景,后者針對到店場景。
從形式和內容上看,高德掃街榜都像是阿里版“點評”,包含對商家進行綜合評分、排名,涵蓋美食、景點、酒店等多種業態。
圖源:高德地圖首頁
當然,想在美團和抖音占據的到店市場撕開一口子不容易,高德需要做出差異化。據高德方面介紹,高德掃街榜并沒有商業化指標,高德CEO郭寧直言“永不商業化”。
或許比起是否商業化,更重要的是高德如何在阿里內部成長為一個超級入口。
過去一個月,從AI到本地生活,高德似乎并不滿足于地圖的工具屬性,想要基于地圖培養距離消費場景更近的用戶心智,這也是阿里想做的——撬動一個十萬億以上的“新型服務業電商”市場。線上,阿里有淘寶作為消費入口;線下,阿里將深入消費場景的重任交給了高德。
到店業務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美團憑借大眾點評在該領域深耕多年,占據了重要地位;抖音憑借內容生態和流量優勢,也在到店業務上迅速崛起。如今,阿里攜高德掃街榜強勢入局,再度攪熱這一競爭激烈的市場。
1、阿里版“點評”上線,高德掃街榜永不商業化?
在正式問世之前,高德掃街榜堪稱神秘。
作為保密項目,這個6月初就成立的小組,不到100人,與各業務團隊不互通,啟用了一直未啟用的阿里杭州西溪園區C區4號樓,其他員工無法刷卡進入這棟樓。
直到官宣前一天,關于這一保密項目的猜測還在繼續。最終,會場內的“走進人間煙火”橫幅揭開了謎底——高德掃街榜正式發布。
從功能上看,高德掃街榜類似于大眾點評榜單,對商家進行綜合評分、排名,目前涵蓋美食、酒店、景區三類,尤其以線下餐飲商家的榜單為主,還包括“本地人愛去”“多次前往”“煙火小店”等特色美食榜單。
目前,這份榜單覆蓋全國超300個城市的160萬個線下服務商家,包括超87萬家餐廳、23萬家酒店以及近5萬個景區。
做榜單產品,關鍵在于如何讓消費者信任。
高德掃街榜最突出的差異化在于“納入行為指標”。所謂納入行為指標,指的是“用戶去了,甚至反復到店”。換句話說,高德掃街榜是消費者用腳投票得來的。
掃街榜通過計算“是否到店消費”“是否為回頭客”“是否專程前往”等導航行為數據,生成多維度分類榜單。
根據高德掃街榜頁面信息,掃街榜分為“狀元榜”和“掃街榜”兩大類,“狀元榜”為年榜,每年更新一次,包含餐廳、景點、酒店品類。“掃街榜”為日榜,每日更新,以餐廳為主。
行為基礎之上,掃街榜還聯動阿里信用體系來保證評價的真實性。用戶同意授權后,掃街榜會引入芝麻信用體系進一步提升評價可信度。
行為+信用的指引之下,身處于阿里生態的高德掃街榜優勢很明顯。這一機制使得刷榜刷好評幾乎成為不可能,讓榜單能夠最大程度還原顧客對店鋪的真實感受,為用戶提供可靠的參考指引,也讓店鋪能夠擺脫無意義的內卷,專注于提升服務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高德CEO郭寧在發布會現場鄭重承諾,高德掃街榜永不商業化,強調“真實是榜單的核心生命力”。按照郭寧的介紹,在這個產品中,沒有交易場景,團隊真正關心的是用戶的決策,希望通過掃街榜給用戶提供決策幫助,在用戶心中形成一種心智。
不僅沒有商業化目標,還大手筆投入資源,高德掃街榜的戰略意圖引發了外界的猜想。今年2月,高德首次實現盈利,讓用戶在工具屬性中自然而然地產生消費行為,是高德更重要的事,掃街榜也被看作是個難得的契機。
不過,將視角拉到阿里,掃街榜永不商業化的背后邏輯在于,阿里的商業化核心不在于線下高德,或是線上淘寶,而在于將線上線下打通,形成大消費平臺。
掃街榜和閃購的思路有些相似,外賣或到店都是手段,利用美食這類本地生活的高頻場景,帶動阿里生態內的低頻場景才是目的。這似乎也決定了,高德掃街榜最終仍會帶動交易,只是形式會有所不同。
2、阿里再次發力到店,為什么是高德打前鋒?
阿里從不掩飾自己對本地生活的野心。
4月末,淘寶上線淘寶閃購進入外賣競爭。6月,阿里將餓了么和飛豬合并為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統一作戰。這一系列動作被看作是阿里與京東、美團在本地生活業務展開競爭。
本地生活線上業務如火如荼地發展,原本“飛高了”組合的高德沒被劃入中國電商事業群。阿里如何在本地生活織出一張線下的網,成為本地生活市場最大的變量。
阿里2026財年一季度分析師電話會上,當有投資者問到是否計劃加強本地生活服務中的到店業務,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CEO蔣凡明確稱,收到了用戶對到店自提和團購的需求,從滿足用戶需求,尤其是與到家業務協同的角度出發,阿里考慮提供更多服務,目前已在部分城市進行測試和探索。
這意味著,阿里注定會再次發力到店業務。這次,被選中打前鋒的是高德。
回顧高德的發展歷程,高德對本地生活不陌生。2014年被阿里收購,高德阿里打響了移動地圖之戰后,承載更多阿里本地生活的厚望。
2020年,高德發布“高德指南”,進軍酒旅、餐飲團購業務,直指本地生活服務;
2021年,高德、本地生活和飛豬,組成生活服務板塊;
2023年,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業務口碑正式“入高”,與高德合并。
用高德前CEO俞永福的話說,高德地圖要“用一張地圖承載衣食住行”,本地生活與目的地有關的業務都會以高德為中心。
只是,一邊是口碑跌宕的命運,一邊是高德的強工具屬性,阿里到店業務始終談不上強勢。但本地生活戰火硝煙彌漫,美團強勢占領市場之余,抖音、快手等也看中了這塊大蛋糕。
隨著淘寶閃購迅速起勢,到家業務找到解法,如今阿里發力到店業務也是順理成章。一個熟悉阿里到店業務生態的業務、一個擁有穩定入口的業務、一個與線下密切結合的業務,高德似乎都更合適。
根據QuestMobile報告,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圖手握8.73億月活用戶,僅次于微信、淘寶、支付寶。如此龐大的用戶流量,為到店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一旦能夠成功將地圖用戶轉化為到店業務用戶,阿里到店業務相當于收獲一個難得穩定的入口。
更重要的是,作為地圖應用,高德擁有天然“找路”到“找店”的場景延伸。每當用戶打開高德搜索美食好店時,已經具有明確的到店吃飯意愿,從“搜索—決策—到店”的路徑,只差真實可靠的評價內容作關鍵決策,高德掃街榜恰好補全了這一環節。
上個月,高德完成全面AI化改造,推出AI搜索、AI即刻、小高老師等多項功能,旨在通過空間智能體滿足更多用戶需求。
此次高德將通過首頁AI推薦、搜索熱詞推送、導航語音播報等方式,每天為小店帶來5000萬流量的精準曝光。同時,高德掃街榜將與高德地圖的AI出行助手連接貫通,用戶可通過“小高老師”使用榜單產品。
對高德本身而言,再度成為阿里到店業務的前鋒也是一次機遇。這些年高德工具性屬性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用戶雖然打開頻率高,但“用完即走”的用戶黏性差,也是高德抬高天花板的阻力。
如果能通過到店業務,將高德的導航生態與內容生態結合,完成用戶從導航—決策—交易的閉環,高德無疑能向阿里生態中心前進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據報道,近期餓了么也正在幾個城市內測到店業務,而這次高德榜單項目,餓了么、淘寶閃購并沒有參與其中。
也就是說,目前阿里本地生活線上線下業務還未打通,未來,高德將怎么和淘寶、餓了么協同,可能還要參考高德掃街榜業務的進展。
3、到店混戰升級,未來市場格局要生變?
今年夏天的外賣大戰仍令市場記憶猶新,這場由淘寶閃購等掀起的即時零售大戰還在繼續。如今,戰火燒到了到店業務。
唯一不變的,是阿里和美團兩位老對手又相遇了。
提起到店業務,美團根基深厚。大眾點評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的生活服務點評平臺,積累了海量的商家數據和用戶評價,在用戶心中樹立了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和信任度。
更重要的是,美團一直以來將到店到家業務協同發展,通過整合資源,提升運營效率。例如,在配送體系上,美團外賣的配送團隊可以為到店業務中的團購商品配送提供支持;在商家資源方面,到店業務的商家也可以通過外賣業務拓展銷售渠道。
相比于閃購的出現,高德掃街榜的進攻迅速迎來美團的守城動作。9月10日當天,美團宣布大眾點評將正式“重啟”品質外賣服務,將通過B端自研大模型,結合海量真實評價數據分析用戶需求,進一步剔除非真實點評數據,以“AI+真實高分”為用戶提供可靠決策。
同時,美團也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將資源整合。本次升級重啟后,大眾點評引入大量優質堂食商戶進入外賣體系。截至9月10日,全國已有超1400家2025“必吃榜”餐廳、近30家“黑珍珠”餐廳、約1500家高星酒店餐廳接入品質外賣。
美團動作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為高德掃街榜將戰火延伸到了美團的核心業務。
推出品質外賣,美團試圖通過提升外賣品質,吸引更多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用戶,鞏固其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對手是抖音。這幾年,抖音憑借其內容生態和短視頻流量深入本地生活腹地。抖音的算法推薦機制能夠精準地將符合用戶興趣的商家內容推送給用戶,實現高效的“種草”。
也是9月10日,抖音宣布上線了“煙火小店扶持計劃”,助力更多線下中小餐飲商家突破經營瓶頸、實現生意增長。同時,活動期間,商家還可邀請顧客帶門店定位, 發布相關打卡視頻。
這幾年,許多商家通過在抖音上發布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吸引了大量用戶到店消費。同時,抖音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與商家合作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刺激用戶的消費欲望。抖音到店業務的快速發展,對其他玩家也構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
如今,阿里帶著高德入局,承載著阿里重塑到店業務格局的期望,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競爭變量。
線下榜單和線上外賣不同,外賣可以靠補貼迅速打開市場,而榜單則需要用戶身體力行地到店、體驗、評價,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為了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高德啟動“煙火好店支持計劃”,通過發放超10億補貼等措施,鼓勵用戶到店消費。
對阿里而言,高德掃街榜更像是一個整合資源的基站,最終到店業務的營收會導入到哪里,目前還是未知。可以確定的是,到店業務核心營收無非是傭金和在線營銷服務,前者靠團購,后者靠商家推廣。
換句話說,掃街榜不商業化的背后,是阿里本地生活更大的野心,也是阿里到店業務的重頭戲。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到店業務市場的競爭會更激烈,高德掃街榜不僅要努力脫穎而出,還要打通阿里到家到店業務,實現協同發展。
在今年4月一場內部講話中,阿里創始人馬云說:“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高德能否走通“通地圖即入口”的路徑,阿里本地生活如何點兵點將,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