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國拍賣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拍賣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的拍賣業也不斷的規范和健康地發展。拍賣業已在市場經濟的活動中發揮了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積極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服務。但是,從目前拍賣業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止匕,正確分析當前的矛盾和問題,對于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推動中國拍賣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從目前中國拍賣業的現狀來看,它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
第一,對拍賣理論研究滯后,這是影響中國拍賣業發展的前進。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理論來自于實踐,又指導于實踐。中國拍賣業的發展已經過了十幾年的實踐,積累了許多的經驗,同時在世界拍賣史上也有許多創新。但是,目前中國的拍賣界和理論界;很少有把這些實踐和經驗,以及創新的做法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進行深入的研究;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拍賣業的一個遺憾。
比如,對拍賣市場的管理;拍賣價格的形成,‘拍賣當事人的心理,拍品的創新領域,拍賣與廉政等等,其中許多都是我國特有的經驗和做法,但都沒有人把這些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進行分析,深入研究中國拍賣的規律和特點,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拍賣理論。因此,中國拍賣業發展到今天,如果還不重視對理論的研究,中國拍賣業的實踐也將會是盲目的實踐,或者說是缺少理論指導的實踐。
第二,拍賣執法不嚴,這是阻礙中國拍賣業發展的關鍵。
《拍賣法》實施幾年來,違反《拍賣法》的事情依然嚴重存在。一是主體不合法的拍賣。比如,土地拍賣由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自己拍賣,而不是由拍賣中介機構拍賣;有的房地產的拍賣由產權交易所組織拍賣,而不是拍賣公司拍賣;二是拍賣人不是由拍賣師主持,而是由行政官員和沒有執業資格的人主持。三是形式不合規的拍賣,即沒有公告,沒有預展等。
因此,要使中國拍賣業得到發展,就要嚴格執行《拍賣法》等有關的法律和法規,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時,要建立健全有關的法律和法規,這樣才能保障中國拍賣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拍賣市場先天不走,這是影響中國拍賣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是中國的拍賣業是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產生的;因此,它的發展缺少自身內在的動力;而主要是靠外力進行推動,對拍賣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沒有根據市場的原則,國際慣例的原則和行業自律的原則進行運作,使拍賣市場在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政府的行政干預等因素。二是拍賣業是經濟運作中的一個子系統,但是長期以來,缺乏對這個子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聯系與矛盾的研究,也缺乏對子系統內部矛盾關系的研究,這樣使拍賣在經濟運行中成為一個孤立的行業。三是拍賣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它的發展處于一個無序和混沈狀態,也使一些地方的拍賣公司建立過多和過亂,直接導致惡性競爭的現象不斷發生,嚴重影響和損害拍賣業的形象。
由此看來,不成熟的拍賣市場是與不成熟的市場經濟和不成熟的拍賣理論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國拍賣業的發展,呼喚著拍賣理論的發展。
第四,拍賣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這是影響中國拍賣業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
從中國拍賣業人員來看,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從原來的物資和商業系統中調進來的,二是從黨政機關和司法部門調來的;三是少數是從社會上招聘進拍賣公司的。從上述人員的結構來看,主要存在著三個不足:一是長期受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觀念明顯落后,缺乏創新的精神;二是對拍賣的理論缺乏系統的學習和研究,缺少一些理論的思維;三是業務能力和素質不高。
因此,要發展中國的拍賣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改變從業人員的結構,提高從業人員的理論素養,這樣才能培養出一流的高級管理人員,一流的拍賣師,一流的評估師和鑒定人才,使中國的拍賣機構在較短的時間內,縮小與世界著名拍賣行的差務已邁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拍賣業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也出現一個新的發展勢頭和機遇。
第一,當前企業改制和資產重組為中國拍賣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從我國股份制企業和證券市場發展的現狀來看;許多股份制企業不具備上市的資格和條件,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的國有股和法人股又是以非流通股的形式存在的,這樣,目前我國股份制企業所有權和控制權的變更主要是通過行政劃撥和出讓方與受讓方當面洽談的方式協議轉讓股權,而不是通過交易所的撮合系統去競價買賣,帶有“暗箱操作”的特點。
而股權拍賣與證券市場內交易從本質上是一致的,通過公平競價的方式對股份所代表的資產所有權進行有償轉讓,整個操作過程都體現了“三公”的原則。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股權拍賣活動已日漸頻繁,并逐步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年中,股權的轉讓,將咸為拍賣行業中的一個熱點,因此,哪家拍賣公司抓住這個機遇,就有可能抓住一個大的發展機會。
第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藝術品的收藏將重新成為一個熱點,這為中國拍賣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在中國的歷史上,收藏熱已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在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在清代康乾盛世時,第三次是在民國的初期。我們從出現三次收藏熱的分析來看,一是出現大量的贗品,有的拳古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二是生活安逸,皇帝與百姓一道視收藏為樂事;三是文人的介入和外來的影響。我認為,第四次收藏熱的高潮即將到來;主要理由是,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已為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具體的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百姓的生活已從溫飽型逐步走向小康型,有的已進入享受型。在這個階段人們已開始認識到收藏藝術品的真正價值。
第二是個人和企業的投資理念已在發生變化。在改革開放的當代有三次大發財的機會;一是投資房地產的機會,二是投資證券的機會,三是投資藝術品的機會。因此目前許多有遠見的個人和企業已在轉變投資理念,爭取抓住即將到來的發財機會。
第三是大量的贗品沖擊著收藏品市場,這既是目前市場低谷的成因,也是高潮到來的導因。我認為,市場的發展必須經過一個痛苦的階段之后,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換句話來說,收藏品市場的發展,為藝術品拍賣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領域和空間。
據分析,在不久的將來;藝術品拍賣的高潮一定會到來,到那時,在拍賣會上舉牌競買最有收藏價值,最昂貴的藝術品,一定都是中國人,因為他們了解中國的歷史,知道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對中國的文化和傳統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
可見,中國藝術品拍賣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這為中國拍賣業的發展提供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第三,社會主義經濟日益市場化,國際化和法制化,已成為推動中國拍賣業發展的一個動力。
中國現代的拍賣業已走過十幾年歷史,雖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但隨著市場化,國際化和法制化的發展,拍賣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將更力。符合市場的規則規律。符合國際的慣例,更力。自覺遵紀守法,這是由我國整個經濟發展的進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換句話來說,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與國際接軌的客觀要求和法制建設的日趨完善;為中國拍賣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成為中國拍賣業發展的一個直接動力。
(三)隨著我國改革和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拍賣業將面臨著新的挑戰:
第一,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市場抗成為世界整個大市場的一個部分,因此拍賣業面臨著許多沖擊和挑戰。
一是對拍賣市場的挑戰。全國現有拍賣公司一千多家,有的經濟發達的省份就有100多家,“入關”之后,外方獨資,中外合資等形式的拍賣公司也會出現,而且會很快占領這個市場;充分利用和開發拍賣市場的資源。二是對拍賣公司管理上的挑戰。境外的拍賣公司已有較長的歷史,從體制和機制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許多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當他們擠進一個新的市場之后,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迅速占領市場的份額。三是擁有拍賣專業人才的優勢。
拍賣市場一旦開放之后,一方面境外拍賣公司的專業人才會涌進來;另一方面也會用高薪等辦法從國內拍賣公司中挖走一些優秀的人才。所以;為了迎接挑戰,國內的拍賣公司應從體制和機制方面盡快與國際接軌,才能在“入關”之后得到穩步的發展。
第二,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中國拍賣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課題。
當中國的拍賣業正在起步的發展階段時,人類已進入了“網絡時代”。因為網上拍賣與傳統拍賣不同,它依托網絡進行一種無場地拍賣,因此受到顧客的青睞。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還在于,它有利于信息溝通,有利于降低成本,也為大家提供了全新的競爭方式。我們可以預見,電子商務走進我國的拍賣業之后,將產生廣泛和深刻的影響。雖然網上拍賣目前遇到許多的實際問題;但它是知識經濟和網絡時代發展的一個方向。
由此看來,中國拍賣業在剛剛起步時,就遇到電子商務發展的沖擊,這并不完全是壞事,從長遠來看是一件好事。因此,我們要樹立拍賣新理念,既要經營好傳統的拍賣業務,不斷拓展拍賣的領域和空間,又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把古老的拍賣方式和現代的高科技相結合,積極推進網上拍賣的發展。
第三,傳統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已成為中國拍賣業發展的一個障礙。
在中國拍賣業的發展中,受傳統觀念和舊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一是把拍賣這種交易方式與社會制度等同起來,把它看作是某種剝削制度的產物,而不是看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二是把拍賣市場簡單地分為國內與國外,省內與省外等,而不是把它看成為是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中的一個要素市場,是完整的市場體系中的一個部分。三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門往往把管理計劃經濟的一些觀念和思維方式來“規范”現代的拍賣市場,這直接制約著中國拍賣業的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對當前拍賣業發展相關的經濟政策與體制改革的政策導向作進一步的認識和反思,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拍”出明天的輝煌。
(四)中國拍賣業的發展,遇到不少的矛盾和問題,機遇與挑戰,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拍賣業發展的對策,才能推進中國拍賣業的發展。
第一,要提高執法的自覺性,仕全和完善拍賣業的法律和法規體系,保證拍賣業的健康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頒布實施,是中國拍賣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因此,必須加大力度宣傳《拍賣法》的基本精神,使競買人,委托人和拍賣人都能自覺執行《拍賣法》。現在拍賣業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知法犯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非常普遍,對這種現象如果不及時糾正,將會損害拍賣業的形象和帶來嚴重的后果。
所以對拍賣從業人員必須加強法律法規的教育,提高嚴格執法的自覺性。對有關部門應加大執行《拍賣法》的宣傳,使其了解拍賣的法律和法規的精神實質,這樣才能保證拍賣業的健康發展。
要根據拍賣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制定出有關的法規和條例,避免一些法律糾紛。例如,現在網上拍賣已熱了起來,為了促進網上拍賣的發展,應盡快制定出網上拍賣的法規或條例;才能確保拍賣當事人的權益。因為網上公告,網上看樣,網上競買,網上成交等由于受一些技術條件的限制;客觀上就容易產生一些法律糾紛,所以在網上拍賣剛起步時,就要制定出相關的法規;使網上拍賣有法可依。
要根據中國的國情和借鑒國外拍賣業的經驗;健全和完善拍賣業的法律和法規體系。因為在拍賣的過程中,有時往往由于拍賣的標的物不同,涉及到許多不同的法律和法規問題,所以應在《拍賣法》的基礎上,建立若干的法規或條例,使拍賣業形成自己的法律法規體系框架,保護和規范拍賣當事人的行為。
第二,要逐步開放拍賣市場,積極拓展拍賣的領域和空間,使拍賣直接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服務。
當今的社會已開始進入少。識經濟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社會和市場都是開放的,人們一定要按照市場的規律和法則進行運作,中國加入WTO之后,拍賣市場的開放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我們也不必要去擔心境外的拍賣公司到中國來的問題,因為等待時機成熟之后,中國的拍賣公司也會到境外去。我認為,市場的開放是雙向的,關鍵是有要自己的特色,才能迎接挑戰,不斷的發展。
要積極探索和拓展拍賣的領域和空間,從不同的層面上開發拍賣品的資源。比如,從拍賣的領域上可分為動產和不動產;從拍賣的形態上可分為有形和無形;從拍賣的使用價值上可分為藝術品和一般物品等等,我們可以分析和研究不同層面上拍賣品的特點和規律,大膽開拓拍賣的領域和空間。我認為,只要解放思想,積極拓展市場,拍賣的領域和空間會越來越廣。
第三,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培養和造成一批高柬質的拍賣人才隊伍,以適應我國拍賣業發展的需要。
從國際上來看,對拍賣從業人員的要求很高,既要有高學歷,又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從我國拍賣業人員的現狀來看,經過近幾年的學習和培訓,從業人員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國際上的同行相比和與國內拍賣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來看,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各類專業人才明顯不足。
因此,為了適應中國拍賣業發展的需要,適應國際大市場競爭的需要,我們應下決心培養出一批高素質、復合型的管理人才,一批專家型的拍賣師,一批業務精通的鑒定師和估價師。只有這樣,中國的拍賣業才能得到空前的發展。
此資料沒有附件可供下載
- 全部評論(0)
相關資料
共享者
11雙
的其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