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能否引領FILA下一個高速發展的10年?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胡柯柯
FILA中國用13年的時間,從一個門店數量50家的虧損品牌轉身成為門店數量超2000家,營收超200億的品牌,并成為安踏集團營收的主力品牌,也是助力安踏市值超5000億港幣的現金牛。這13年間,FILA經歷了什么?
2009年,安踏以4.6億元買下意大利品牌FILA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當時的FILA在中國的門店只有50家,虧損3218萬。
2022年,安踏集團公司實現收益536.51億元,實現了對耐克大中華區的超越(2022財年全年大營收約合人民幣505億),其中FILA貢獻了215.2億元,2020年,FILA營收174.5 億元,同比增長18.1%,占安踏營收的49.1%,首次超越安踏主品牌,成為安踏集團重要的現金奶牛。
避其鋒芒差異化的市場定位
在安踏收購FILA的2009年,專業運動領域的耐克和阿迪已經在中國市場成為兩大巨頭,還有安踏、李寧中國自己的運動品牌,走的都是專業運動路線。
瑜伽運動品牌Lululemon的崛起也是避開了與耐克、阿迪的直面競爭,挑選了女性瑜伽運動這個窄品類,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差異化定位。FILA中國采取了同樣的策略,它也避開了耐克、阿迪強勢品類,選擇在時尚運動這個品類發展。
2008年北京奧運會點燃了全民運動熱情,全球范圍內逐漸刮起運動時尚風,這個市場上卻沒有巨頭,FILA正是借了這股東風,精準定位了時尚運動這個空白的市場領域。
2011年,FILA中國正式提出“回歸時尚”的戰略,確立高端運動時尚的品牌定位,瞄準了25-45歲的高端消費者。這一市場領域有競爭對手但是都比較弱,比如法國鱷魚、法國公雞,都是走時尚運動品牌路線,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品牌名頭都很大,有點像類似FILA在被安踏收購前的處境,雖然有著高端外國老品牌的歷史底蘊,實際在中國市場經營得卻并不好。
從實際用戶的穿著體驗來看,穿運動服用于體育競技的場景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人都是休閑運動,比如散步、citywalk、露營、見朋友等,穿著高跟鞋散步顯然不是很合適,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一個散完步還能見朋友的著裝,專業性不用太強,穿著要舒適,可以滿足一些簡單的運動,但是要美觀,能見朋友,甚至能上班穿。
在我的印象中,當時的專業運動的品牌比如安踏、李寧只有上體育課才會穿,雖然有一定的運動性,但是它們有點“丑”,不適合日常穿著,都是松松垮垮的造型。如果有一個品牌既能兼顧美觀,又能兼顧舒適,一定會大有市場。日常穿著的頻次會比專業競技運動的頻次高很多。這就是FILA的定位,適合日常穿著的時尚運動品牌。
沒有巨頭環伺,沒有三足鼎立的市場局面,只有一些弱小的競爭對手小打小鬧的市場,卻又真真切切是用戶的需求,顯然這是一個值得一做的市場。從FILA挑選的總裁曾經擔任Lacoste(拉科斯特/法國鱷魚)姚偉雄也可以看出法國鱷魚這個市場,正是FILA想要進軍的市場。
明星轟炸的時尚運動營銷策略
耐克阿迪喜歡贊助體育賽事,競技性很強,簽的代言人傾向球星、運動員,像NBA的球星等。在產品宣傳上也會強調黑科技在競技運動上帶來的優勢,比如跑步鞋、籃球鞋,阿迪推出的Boost,他們在宣傳物料拍攝上畫風都很黑科技,會強調減震等功能。
FILA的策略則是強調自己的休閑運動,贊助滑雪等體育項目,簽的都是時尚流量明星。2011年,傳統體育用品公司還在各種體育賽事、體育明星的營銷資源上搶得頭破血流,FILA中國則趁著品牌百年慶典的契機,邀請了中外時尚明星,以一場服裝秀“破圈”亮相。從此開啟了時尚運動和時尚明星綁定的營銷策略。
它在明星、時尚資源上可以說是轟炸式投入,FILA第一個代言人是舒淇,后續又陸續簽了高圓圓、倪妮、蔡徐坤、黃景瑜、陳坤、江疏影,最近又簽了帶貨女王楊冪。FILA簽約的代言人全是當紅流量明星,基本上是哪個熱門簽約哪個,FILA利用他們的流量做捆綁營銷。
除了代言人合作之外,FILA還通過明星街拍、讓明星穿著FILA的衣服上綜藝,給明星寄各種新品試穿、上時裝周,投入密集時尚資源,讓FILA和時尚領域的明星、KOL強關聯,打造FILA就是時尚運動的用戶心智。
FILA在產品宣傳上,顯然不會強調自己的黑科技,它更注重自己的時尚感,自己的搭配,它喜歡采用大量的明星帥哥美女的視覺,來呈現自己產品的時尚。
顯然這一套營銷組合拳很奏效,辦公室里越來越多的人穿上了FILA,地鐵上高跟鞋逐步被運動鞋取代。時尚運動的著裝也越來越被辦公室的白領接受,成為一種日常的傳達,辦公室10個人至少有2-3個人擁有一件FILA的單品(T恤、鞋子)。
過去十幾年來, “粉絲經濟”+“時尚運動”的心智塑造策略,讓 FILA 打開了國民認知,實現了高市場占有率。
背靠安踏集團資源快速騰飛
FILA的快速騰飛,能夠讓一個虧損的品牌扭虧為盈,是離不開安踏這顆大樹的。FILA是一個獨立的品牌,它對產品營銷策略定位門店裝修都擁有獨立的話語權。但是在后臺系統的運轉上,安踏這顆大樹在一系列如渠道關系、供應鏈、物流、資金的方面給它提供了極大的支持,讓它不用從頭再來,少走很多彎路,又能給它提供強大的后背,才能讓它在前端大展拳腳。
資金方面FILA發展初期,姚偉雄還向董事會借過一筆3000萬的資金,用于一筆前途并不明朗的投資。
渠道方面,一線城市是耐克和阿迪的強勢底盤,FILA剛開店的時候,就繞開一線城市,利用品牌多年積累的二三線城市頂級商場黃金鋪位開店。它基本上拿走的都是商場運動區域比較好的位置。
除了渠道之外,FILA也共享了安踏的物流體系,安踏在2017年底投入使用一體化物流園區,集物流中心、智能工廠、技術中心、創新中心、訂貨會議中心于一體。這個物流是支持安踏旗下各個門店的運送需求的,通過對終端銷售數據的監控,輔助公司的快反業務開展。
在供應商方面,FILA借安踏集團的多年積累,享受行業top3的供應商資源,即享受了集采的規模優勢,使得成本進一步降低,有能夠保障貨品質量,讓供應無后顧之憂。
寫在最后
從這兩年開始,FILA增速放緩出現下滑,2022年FILA營收同比減少1.4%至215.2億元。而在2023年三季度,FILA的增速已經下滑至10%-20%,早已遠離超七成增速的時代。
FILA爆火以后,想躲在角落發展是不可能了,被迫走到了臺前,被學習和模仿,時尚運動的定位,被越來越多的品牌追趕,18年李寧上了巴黎時裝周,讓國潮的概念一炮而紅,時尚運動這個賽道越來越擁擠,時尚運動這個風口顯然已經到此為止。
在面對時尚運動領域競爭對手涌入,國潮興起,連續三年業績增長下滑的背景下,FILA未來三年的目標是保持10%-15%的年復合增長,在3年后實現業績翻番,營業額從200多億達到500億。時尚運動的天花板已現,只能拓展新的品類,FILA的專業運動的口碑并不太好,顯然這是一個新的挑戰。
11月10日FILA官宣了代言人楊冪,簽楊冪符合FILA一貫的“粉絲經濟+時尚運動”的策略。楊冪是否會成為引領FILA下一個10年高速發展的開端?FILA將如何在3年內實現業績翻番?這個問題,留給時間給我們答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