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元起,萬店茶飲巨頭加碼咖啡,再掀價格戰
出品/紅餐網
作者/李金枝
新茶飲巨頭正在發起新一輪咖啡價格戰。
近日,古茗開啟萬店狂歡活動,直接將咖啡價格打到了4.9元,這也是繼6月推出“8.9元咖啡”限時活動以來,一次更大力度的優惠。
古茗從2023年開始試水咖啡業務,2年時間,其咖啡機已經上線超8000家門店。萬店之際將咖啡價格再度拉低,古茗圖什么?
咖啡最低4.9元起
超8000門店上線
古茗的“萬店狂歡,首杯咖啡4.9元起”活動,包含4款咖啡,除了美式4.9元,其余三款產品都是6.9元,活動時間為9月1日-10月15日。
除此之外,古茗還有“每周9.9元”的常規促銷活動,也覆蓋了招牌生椰拿鐵、Good輕椰拿鐵、檸C美式等6款產品。
目前,古茗的現磨咖啡原價在10-18元之間,和瑞幸咖啡、庫迪咖啡等處于同一價格帶。此次通過優惠活動直接將價格打到4.9元,已經比瑞幸、庫迪還要便宜,這也意味著將與后者展開更激烈的市場、用戶爭奪。
只不過,4.9元的咖啡價格戰,古茗究竟能打多久?是否會持續打下去?仍然是個問號,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古茗整個咖啡業務板塊的發展情況。
早在2019年,古茗門店就有了咖啡產品,但在之后幾年,這項業務并沒有太多的動作。直到2023年4月,古茗正式上線“閃萃咖啡”產品線,首批推出榴蓮生椰拿鐵、牛油果生椰拿鐵等果咖產品。
此后,古茗聚焦“鮮果+咖啡”,推出了生椰拿鐵、香草奶磚拿鐵、話梅氣泡美式等產品。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古茗一共上新16款新咖啡飲品,保持每個月上新2-3款咖啡新品的速度。另據官方小程序,目前古茗店內共有10多款咖啡產品,約占所有產品數量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古茗也加速在門店鋪設咖啡機,并多次推出優惠活動。在古茗中期業績電話會上,其管理層表示,截至6月30日,古茗已經在超過8000家門店配備咖啡機,單店咖啡銷量穩定在60-80杯,最高時可達百來杯。
古茗還提到,有咖啡機的門店與無咖啡機的門店差異明顯,咖啡帶來的新客增長比較顯著,顧客范圍及數量增加。
不同于其他新茶飲品牌做咖啡,比如蜜雪冰城、茶顏悅色等另推子品牌做咖啡,古茗是在原有的茶飲門店中添加了新的咖啡產品線。
根據最新數據,古茗總門店數已經超過1.1萬家,這讓其可以充分利用現有門店增設咖啡機,無需額外租金成本,還能實現乳制品、冷榨果汁等原料,以及倉庫、物流等供應鏈資源的復用。門店數越多,古茗的“自轉速度”就越快,供應鏈、配送成本越低,倉配效率越高。
不過,咖啡業務短期內還是給古茗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壓力,古茗為了讓加盟商積極購入咖啡機等機器及原料,在相關設備的定價和優惠上有所傾斜。這也導致今年上半年在營收、利潤都有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古茗的毛利率沒有變動。根據財報,上半年古茗的毛利潤為31.5%,與去年同期的31.6%基本持平。
據了解,古茗使用的是瑞士進口頂級商用咖啡機。盡管古茗沒有披露具體價格,但同類產品的市場價為5-10萬元一臺。
新茶飲攪局
激戰咖啡下沉市場
不止古茗,蜜雪冰城、滬上阿姨……諸多新茶飲品牌正大舉進入咖啡賽道,尤其在下沉市場掀起了一場激烈的咖啡攻防戰。
9月初,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剛官宣簽約門店數突破8000家。不久前,幸運咖還提出到今年底門店數要突破一萬的目標。
滬上阿姨的子品牌“滬咖”,主打“咖啡+小食”,瞄準10元價格帶,目前在營門店數近2000家。
新茶飲做咖啡的核心動因之一,是茶飲賽道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通過拓展業務線來尋找新增長點。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5年5月,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為64.4萬家,比去年同期的65.4萬家減少近萬家,2025年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進一步放緩,預計為1870億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咖啡賽道仍處在增量發展階段,據紅餐大數據,2025年咖啡市場規模預計逼近1300億元,同比增長9.6%,全國咖啡門店數達到25.5萬家,增長率達8.7%。
咖啡品類的高增長加上供應鏈重疊,讓其成為新茶飲品牌拓寬邊界的重要選擇。
除了主動尋增量,茶飲品牌發力咖啡業務,也有守住“陣地”的考量。
近兩年,瑞幸、庫迪等咖啡品牌同樣在加碼茶飲業務。以瑞幸為例,其從去年開始做輕乳茶,提出“上午咖啡下午茶”。庫迪也有奶茶、果茶等系列產品,8月庫迪還推出“奶茶季6.9元限時狂歡”活動,8月4日起至9月30日,每天下午3點后全場茶飲每杯6.9元不限量。
而從市場層面來看,無論是新茶飲品牌做咖啡,還是咖啡品牌加碼茶飲,幾乎都是同樣的低價策略,這樣的混戰在下沉市場更加激烈。
截至6月底,古茗約有52%的門店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在最新計劃中,古茗仍計劃在下沉市場進一步加密門店。而幸運咖、滬咖等品牌均有超半數門店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
而瑞幸、庫迪等品牌,同樣也在大舉“下沉”。
比如,瑞幸近一年公布的定點合伙人加盟招募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為重點。據紅餐大數據,目前瑞幸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超30%。
新茶飲與咖啡品牌的界限正越來越模糊。雙方在下沉市場的短兵相接,不僅是一場價格與規模的較量,也將影響未來國內咖啡行業格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