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盛商業“斷舍離” 只做有收款、有利潤的項目
出品/觀點網
撰文/徐穎珊
“商業就是要玩,我們要玩出新花樣!2025年,星盛商業這家在商業賽道已深耕20余載的老牌企業,究竟能在創新浪潮中交出怎樣的新答卷?
8月29日,星盛商業發布了2025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錄得收入2.8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4%;歸母凈利潤0.87億元,同比下降2.5%;毛利率約52.3%,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
這是星盛商業上市5年以來的第二份收入下滑財報,上一次出現收入下滑是在2022年全年財報中,彼時全年收入同比下降1.8%。
而針對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的業績表現,管理層指出,一方面是由于委管項目的退出,另一方面則是受地產行業大環境影響,前期部分咨詢顧問項目數量有所減少。
具體來看,星盛商業收入主要來自三部分,一是委托管理服務,期內收入1.86億元,同比下降約11.4%,占總收入的65.3%;二是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收入0.34億元,同比下降約20.8%,占比12.1%;三是整租服務,收入0.64億元,同比增長5.7%,占比22.6%。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管理層依舊堅持分紅派息,中期每股派息5港仙,派息率53%。
調整陣痛期
“國內消費的結構性升級,政策的持續利好,新趨勢爆發,我們企業也在找新的一個出路和活路,大家都頂著壓力,憑韌力等東風!
面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環境,管理層表示仍存在不少的壓力。近年來,星盛商業的毛利率和歸母凈利潤均呈現下滑趨勢,而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較高的“品牌和管理輸出服務”收入占比減少。
在三大收入業務中,上半年,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的毛利率高達75%,委托管理服務的毛利率為57.7%,而整租服務毛利率僅有24.5%。
但2021-2025年中期期間,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的收入占比從最早期的34.7%持續下滑至12.10%,反倒毛利率最低的整租服務占比在持續提升,從2021年末的3.8%提升至22.6%。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商業客整理
從合約建筑面積及商用物業數目變化來看,2021年期末-2025年中期,品牌及管理服務輸出業務的總物業數量僅減少了1個,但合約建筑面積卻減少了34%,剩余134.4萬平方米。
委托管理服務的物業數目亦從2021年期末的17個減少至12個,合約建筑面積減少21%至88.6萬平方米;整租服務的物業數量從原來的2個增加至如今的7個,面積增長233%至41.6萬平方米。
事實上,物業數目的減少,除了客觀原因外,也有主觀原因。2023年新一批管理層上任后,果斷進行了戰略調整,提出了“戰略聚焦”和“區域聚焦”的思路,主動放緩了擴張速度,退出了部分項目。
今年對于項目的減少,管理層在中期業績交流會上指出:“我們追求的不是一時的規模,而是穿越周期的一個生命力。”而在去年中期業績會上,管理層亦提及道:“有收款、有利潤的項目我們才做。”
2022年,星盛商業解約了南昌商聯星河COCO Park、上海博萬蘭韻星河COCO City等6個項目;2023年再解約了普寧星河COCO City等6個第三方項目;2024年,主動與廣州從化海音星河COCO City及濟寧星河iCO完成解約。
今年上半年,星盛商業也主動與珠海星河COCO Park的業務完成解約。不過令市場不解的是,該項目于去年7月23日才剛宣布簽約,服務時長10年,如今項目還未開業,便已和平分手。
截止2025年6月末,星盛商業向52個商用物業項目提供服務,總合約面積約265萬平方米,當中由獨立第三方開發或擁有的比例壓降至45.8%。
守住基本盤
結構調整階段必然伴隨陣痛,而破解當前難題的關鍵,在于運營能力的提升。“我們的戰略就是穩住基本盤,鎖好大灣區根據地,站好長三角主場站,聚焦管理半徑,提升品牌價值!
管理層在業績匯報中指出,目前已開業項目共27個,盡管市場環境仍在變化,星盛商業旗下項目平均出租率依舊保持在90%以上,錄得92.5%;項目同店客流同比增長4.4%,同店銷售同比增長11.4%。
而深圳,作為星盛商業的大本營,是其調整的主要核心地。
近年,為迎合持續的“港人北上”潮,福田星河COCO Park申請了福田區首個即買即退稅點;擁有山姆會員店作為主力店的龍崗星河COCO Park,開通了港客專列巴士;深圳·星河WORLD也在去年開通了國內首條產業園內的常態化無人機配送試運營航線。
今年在重點業態品牌資源上亦有新的突破。4月18日,星盛商業在深圳光明區舉辦了“新勢野·圳光明·共未來”光明星河COCO City簽約大會暨光明零碳生活節,與盒馬鮮生、寰映影城、NATA KIDS等品牌攜手啟動招商啟幕儀式。
與此同時,上半年星盛商業對深圳·星河WORLD COCO Park及廣州南沙星河COCO Park進行了永輝“胖改”。截止目前,星盛商業品牌資源庫數量已有5000+,再合作商戶數量2800+,期內開發數量250+,其內首店數量110+。
而在開業拓展中,管理層披露,今年下半年星盛將有三個新項目計劃開業,分別是深圳光明星河COCO City、深圳星河WORLD COCO Park二期、南京星河COCO City。
截止2025年中期末,大灣區收入占比已達到了74.9%,物業數目32個,其中大本營深圳占據了19個,收入占比65.5%。用管理層的話來說:“優勢進一步顯現!
而上海、南京在內的長三角地區,物業數目9個,收入占比15%;華中僅布局武漢1個;廈門、天津等其他區域共布局10個,收入占比10.1%。
在交流會的最后,管理層亦提及,近幾年星盛商業一直在研究資產證券化,包括公募、私募以及RWA等,在尋找合適機會!拔覀冇X得公募REITs是市場的拐點,我們未來會在這一塊去尋找新的增長點。”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底層資產為消費基礎設施的REITs平均漲幅達到35.02%。
資產證券化是實現輕資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未來星盛商業在該道路上是否會有新的突破,還有待繼續觀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