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樂福持刀傷人案追蹤:大批超市下架刀具
直到昨日,在馬連道家樂福超市內被捅傷的兩名傷者仍未脫離生命危險,兩歲半的男童還發起高燒,家屬擔心有感染的危險。目前犯罪嫌疑人正在等待法醫鑒定是否患有精神病,再做下一步處理。北京家樂福超市內的刀具則全部下架,停止出售。
重傷者仍未脫離危險
記者再次來到宣武醫院的4層胸科病房,受傷的12歲男孩小袁趴在床上,手上拿著一本圖畫書。其父袁先生稱,孩子的傷情已穩定,“孩子在接受治療的時候一直沒有哭,很堅強,我覺得他長大了不少。我真的覺得很幸運,其他傷者都被傷得很嚴重,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了。”
而在兒童醫院內的兩歲半男童欣欣則沒有這么幸運。欣欣的爸爸、姑姑還守候在6層的重癥監護病房門口。欣欣爸爸尹先生介紹,中午孩子突然發起高燒,“現在還在等消息,怕會感染細菌。”
據現場民警透露,受傷的24歲男子仍在宣武醫院5層重癥監護病房內,由于尚在昏迷中,一直沒能和警方交流,尚未聯系到家屬。
家樂福超市刀具下架
隨后,記者來到馬連道家樂福超市,在二層的售刀區只見4個鎖著的空柜子,各式家庭用刀都已不見蹤影。銷售人員稱,因前天發生的事情,家樂福已連夜將貨架上的刀撤走,不再出售。至于何時恢復銷售,尚不知情。記者致電家樂福的總機,詢問是否能夠在家樂福超市內買到刀具,工作人員表示所有超市都停止售刀具了。記者隨后走訪了多家物美超市,并未發現出售刀具的柜臺,其工作人員稱,超市內不出售刀具。記者又到校場口的沃爾瑪超市,也沒有看見刀具出售。
就家樂福刀具下架一事,網友意見分歧很大。部分網友認為,簡單禁止超市賣刀對于市民的安全起不到作用,“真有傷人的心去哪買刀不一樣啊?”“用刀只是一種方式,關鍵還是管好精神病人”等等。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對于市民負責的做法,“畢竟是采取措施了,坐等結果”。記者發現,雖然超市內刀具銷售被禁止,但是在很多自由市場、家具店內刀具仍在銷售,網店中銷售的刀具更是名目繁多,且不需要進行身份證登記。
嫌疑人曾患“妄想癥”
昨天記者還走訪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曾經住過的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從一名醫生處了解到,王某家住在豐臺,曾于2012年9月5日被民警帶到醫院進行治療,并住院4個月。“當時王某是被鑒定為有妄想癥狀,據當時送他來的民警稱,去年9月,王某曾覺得有人要追殺他,還四處躲藏,但報警后,民警發現根本沒有人要害他。經檢查,王某被鑒定為有一定的妄想癥,隨后被送至醫院。”
工作人員稱,當時辦理住院手續的時候,王某的家屬并沒有露面簽字。“去年新的《精神衛生法》還沒有實施,住院并不一定要本人或者監護人簽字,民警辦理了相關手續,王某在辦理入院的過程中沒有掙扎。”
該醫生稱,王某在住院期間表現很好,從來沒有和醫務人員起過沖突,也沒有發病記錄。“他只是在入院前幾天有過妄想癥的癥狀,后來就很正常了,還和我們聊天,我都沒想到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今年1月11日,醫院、警方及家屬商量后讓王某出院。
據辦案民警稱,王某目前正在等待進行下一步的精神病檢測,如確認患有精神病會和家屬進行交涉后送至醫院治療看守,如果沒有患病將按法律程序提起訴訟。
新聞鏈接
精神病人出院后 一半以上有反復
晨報訊 近日在馬連道家樂福持刀傷人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曾因妄想癥被大興精神病醫院收治。北京知名的精神病專科醫院回龍觀醫院醫務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娟介紹,這種行兇事件屬于極端個例,請市民不要過度緊張。
李娟表示,大部分精神病人可治愈,但反復發作是十分常見的,在她接觸過的病人中,復發率在一半以上。如果出院后不堅持服藥,復發率是70%。“但病人已經治愈了卻不讓他出院也是不應該的”。精神病是一個高復發的疾病,如果不堅持服藥或者受到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受到刺激,病情就會出現波動。“精神病人病情時好時壞,是很正常的現象。”
對于這起極端事件,李娟表示,這是個例,這種在公開場合造成群眾傷亡的事件,在她的從醫經歷中都是極度罕見的,因此請市民不要過度緊張或產生過度反應,但需要提醒精神病患的監護人提高注意,擔負起應盡責任,定期帶精神病人門診復查。
(北京晨報劉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