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網運營數月流于形式 線上渠道只是補充
零售巨頭頻觸網
記者昨日獲悉,馬來西亞最大零售商百盛旗下的電商網站百盛網已經上線。記者登錄該網站看到,百盛網頁面設計華麗,強于電商平臺。同時,其商品也多在千元以上,與百盛的定位一脈相傳。百盛方面表示,百盛網針對中高端群體,希望打造中國首家多渠道電商平臺。
但記者同時發現,盡管已經試運營了數月,但該網站所售品牌和商品依然不多。在網購最重要的用戶體驗方面,百盛網也與京東商城等成熟電商存在差距。記者注意到,在點擊購買后,百盛網彈出的窗口中一般包含兩張模特圖和兩張平鋪細節圖。在大型電商平臺,一般都會有清晰的細節大圖。同時,百盛網也未設置評價系統,甚至沒有設置客服。在電商網站,用戶評價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依據。
事實上,不少大型百貨集團在進軍電商之初都希望依靠高端、品質等特質與現有電商平臺劃清界限。去年底,賽特集團上線高端電商網站“賽特春天”,但經營數月就因訪問量低而轉型為“網上奧萊”。
電商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百貨的網店大多未達到“合格電商企業”的水平。
線上渠道只是補充
兩大零售巨頭百盛和賽特在電商領域的境遇,也是目前絕大多數傳統企業觸網的一個縮影。“傳統零售企業大多把線上定位為一個新生渠道,因此相對于電商而言投入和風險小。目前,線上只是線下的補充。傳統零售的電子商務部門只是整個運營架構的附屬品。”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上述現實也造成了目前實體零售進軍電商的糾結。不少實體零售巨頭對非零售科班出身的電商企業頗為不屑,但又會被網購的聚客能力和便捷性吸引,產生觸網的沖動。而且,面對電商咄咄逼人的氣勢,如果不盡快進行線上布局,未來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被蠶食。
多渠道融合是大勢所趨
來自世邦魏理仕的最新報告也顯示了這一點。全球50大主要零售商中超過七成都認為,實體店是主營業務,2/3的零售商希望通過實體店來消化在線訂單。
上述報告還顯示,有63%的零售商預計將在兩年內實現多渠道發展,這將讓消費者可通過多種互動渠道,比如,實體店、在線和移動網站或“應用”進行交易。
(北京商報 作者:崇曉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