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行業迎來上市潮 恒信鉆石沖刺IPO
繼香港富豪鄭裕彤控股的周大福珠寶于去年12月15日登陸港交所后,國內多家珠寶企業也正積極尋求A股IPO。
根據證監會最新IPO初審名單,頗具知名度的北京恒信璽利珠寶(下稱“恒信鉆石”)進入候審行列,與正“落實反饋意見中”的沈陽萃華金銀珠寶、藝華珠寶首飾、愛迪爾珠寶一起上市“排隊”中。珠寶行業有望在今年迎來集體上市潮。不過此前多家珠寶企業沖擊資本市場遭遇挫折,也讓該行業公司上市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多家珠寶企業折戟涉嫌財務造假
根據北京恒信璽利珠寶網站信息,恒信珠寶成立于2000年,旗下擁有珠寶品牌HDP、婚戒品牌I Do、電子商務平臺Ooh Dear 三大品牌。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為有“鉆石王老五”之稱的李厚霖。
“我希望通過資本運作借助于資本勢力,或者說借助于金融杠桿,能夠在這個行業里面有更大的發展。” 李厚霖曾在2008年表示,上市計劃已經排到日程上。在當年的11月,恒信珠寶獲得“資本大鱷”紅杉資本中國基金3700萬元的投資。
然而,根據證監會信息,恒信珠寶系二次申報IPO。其上市申請曾于2011年3月被受理,當年9月被撤回申請,保薦機構也由原來的平安證券變更為中信建投,上市之路存在隱憂。
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A股市場目前僅有東方金鈺、潮宏基、明牌珠寶3家珠寶企業,這些上市企業的財報數據也凸顯出行業較好的發展勢頭。2011年年報顯示,潮宏基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46%,東方金鈺凈利潤3.38億元,同比增34.72%,明牌珠寶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15.69%。然而,更多的珠寶企業則在沖擊資本市場進程中面臨著諸多障礙,無奈折戟。
阮仕珍珠在2010年因涉嫌財務造假、千禧之星在2011年因將加盟店收入歸為批發收入粉飾財務報表,首發申請均未獲證監會通過。2011年5月,CC卡美珠寶決定撤回其在美國的上市申請,撤回上市申請的理由是由于市場環境的惡化。2011年6月,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福麒國際無奈摘牌退市。其原因是因為該公司年報因有問題而遭到會計師的拒絕簽字。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珠寶零售業受高稅率壓迫,大多存在業務不規范、財務不規范和稅務不規范等問題,珠寶公司中存在財務造假或包裝問題并不少見,包括銷售模式的財務包裝和銷售產品的財務包裝,以及虛構收入、隱瞞費用及虛增存貨等財務舞弊行為,值得投資者關注和甄別。
金田銅業、豐元化學二度IPO
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主板和創業板IPO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截至5月25日,證監會在審和過會待發企業共計691家。其中主板377家,創業板314家(包括10家中止審查企業)。新增初審企業16家,擬主板企業有大連派思燃氣系統、寧波金田銅業(集團)等9家,擬創業板上市企業有寧波鮑斯能源設備、無錫先導自動化設備等7家。
除了恒信珠寶外,寧波金田銅業和山東豐元化學也并非首次沖擊IPO。
寧波最大民營企業金田銅業早在2008年就遞交了上市申請,卻因當年金融危機影響,銅價出現大幅下滑而導致業績不佳,被迫中止IPO進程,于2009年撤回材料。此番重新申報,保薦機構也由中金公司改換為銀河證券。
山東豐元化學則由于持續盈利能力存疑、募投項目的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面臨重大不確定性等因素,在2010年9月6日首次上會遭否決。
(第一財經日報 彭潔云 趙星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